锤炼过硬本领 涵养高尚师德
11月20日,我校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办了干部素质提升系列活动之“干部素质提升年-我讲我业务”专题培训。本次培训围绕“课程思政的深化实践”与“师德师风典型案例学习”两大主题展开,旨在强化教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解与执行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一、聚焦课程思政 落实立德树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负责人李珺围绕“一线教师如何做好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认识和实践”主题,课程思政的提出背景、核心内涵、实施路径及深化方向四大模块展开讲解。她强调,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教育理念,并非新增课程或额外负担,而是要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培训明确了课程思政需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五大重点,以隐性教育的方式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培训给出了具体实践指引:文学历史类可挖掘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理工农医类可融入工匠精神与科技报国情怀,经管法类可强化社会责任与法治观念,艺术类可突出美育育人与文化自信。同时,明确了“知识优先、讲真讲信、润物无声”三大原则,倡导通过案例置换、结合时势、行业标杆引领等技巧,让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
最后,就如何进一步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提出教师要坚持学习拓宽视野、要坚持知识价值同行、要坚持贯穿教学全程、要坚持长期不懈建设、要坚持教研团队合作。鼓励教师从家国情怀、社会发展、专业精神、三观塑造四个维度挖掘思政元素,避免“贴标签”“两张皮”等问题。清晰解答了“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的核心问题。作为专业课程教师,将立足学科特色,深入挖掘思政育人元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等内容有机融入教学各环节,让学生在求知问学中塑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强化师德师风 筑牢育人根基

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人事处)彭彬林组织开展了“师德师风典型案例学习”活动。通过深入剖析近年来教育领域内出现的师德反面警示案例,进行了深刻的警示教育学习,强调全体教师要严守师德底线,规范从教行为,自觉维护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
会议强调,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全体教师必须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本次专题培训内容充实,针对性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与会干部和教师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和研讨,对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自觉。大家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